首页 > 议政调研
关于加强基于微信的网络舆情引导的建议
作者: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6-05-18        分享到:

 

    随着网络舆情的持续发,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给我国政府在虚拟社会的管理上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微信在网络舆情引导上的功能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功能。促使网络舆情向对我国社会治理有利的方向发展,尽量规避其向不利于社会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为此建议:

 

    一、改变观念

 

    微信已经成为我国网民发表言论与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也是政府推进网络执政、网络问政的有效平台,各级官员应将微信视为及时主动回应网民关切、发布舆情信息的关键平台。因此应纠正其针对网络舆情引导的错误认知。

 

    一是要纠正对网络舆情的压制思想,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关系到网民自身利益的舆情事件等相关信息要及时通过政务微信和官员微信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与意见,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二是要纠正解决舆情事件的传统理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诉求渠道多,监管难度大,网上的舆论场声势强大如果还像对待传统舆情事件那样对待网络舆情事件,很难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政府要通过政务微信和官员微信与网民进行平等交流、“促膝而谈”、及时回应、快速发布等措施来化解舆情危机。

 

    二、加强基于微信引导网络舆情新知识的培训

 

    提升政府官员基于微信进行网络舆情应对及使用的能力,是政府做好网络舆情应对的关键性环节。应大力推进政府官员 “关于微信以及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各地方政府及党委机构的“一把手”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决策处理上,掌控着相关信息披露的关键决策权。他们对待微信以及网络舆情发展态势预判与引导上的认识能力,会直接决定基于微信进行舆论监管的引导效果。

 

    三、提升基于微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力量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政府机构微信公众号与官员微信的建设,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应该建设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重点政府机构微信公众号以及官员微信,充当政府引导舆情的关键力量。使其成为舆情高地的占领者,以更好的在治理虚拟社会、维护互联网环境和谐以及在网络舆情引导上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一是应将这一举措作为政府的关键战略来推动,政府在人员配备、政策扶持、款项的拨付等方面要给这些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微信给予优惠,建立一支引导网络舆情的微信主力军。

 

    二是应该加大力度促进官方微信的持续改革以及创新,扫除目前政府部门的运行机制不灵活虚设以及基于微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应对技巧等方面的缺陷,解决当前政务微信及官员微信内容不及时更新、开通后不管理运等问题。提升政府在微信上的主导权与话语权。保证政府在自媒体时代于网上舆论主导权的地位,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设置网络议题,促使基于微信进行舆情引导向着更有利于政府的方向发展。  

 

    三是应加大力度开展网络议题谋划,有效的介入相关舆情事件,及时通过微信加强宣传与相关消息的发布,及时解决网络议题的冲突与反常性。有效的化解负面舆情及重大舆情的产生与形成,要努力做好日常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等使得民意诉求通畅,从而更好的发挥微信在为民服务中的独特自身功能优势,把政府微信及官员微信建设成为微信问政、微信问情、微信执政的关键平台,成为网民与政府互动沟通的关键平台。

 

    四、建立健全运用微信进行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处置应对机制

 

    一是应成立各层级党政机关关键业务分支机构的网上舆情直报点,专业人士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工作,全天候持续对网络舆情加以监管与引导。针对网上的重大突发事件有可能会产生某些程度的负面舆论进而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各级党政部门要结合各层级的网络舆情直报点的分析研判结论及时做好通过微信发布信息,避免网络负面舆情与重大舆情事件的产生。

 

    二是应成立快速响应的网络舆情监测体制。政府应深入推进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手段的创新,做到可以时时监管网络舆情的进展态势、方向及该舆情事件的特征,快速响应初露端倪,有向重大舆情以及负面舆情发展的网络舆情事件。

 

    三是应及时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做到快速应对,避免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处于被动地位。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网络舆情的及时处置制度,基于网络舆情的全天候监管、研究、判断,政府机构要快速通过微信披露舆情事件的相关信息以及回复网民的关注,让网民及时了解事件的进展态势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避免网民因为不知情而受到不良舆论的误导。

 

    四是应成立效果好、速度快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的协作机制。要拟定具备可操作性、便捷高效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分层化方案,细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晰各层级网络舆情监管的统领协作机关、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机构以及各个涉网机构于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上的处置职责和协调配合工作任务。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