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哈尔滨新区的建设,建议借鉴重庆两江新区等其它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经验,注重新区构建中的资本运作工作,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新区的发展速度。
一、整合新区范围内的市属(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打造新区城市资源经营平台与资本运作平台
1、打造城市资源经营平台
国家级新区普遍采用以国有开发公司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开发公司按照新区确定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承担投融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功能配套等职能。目前,在哈尔滨新区范围内有市属的水投集团、功能区所属的经开区合力公司、高新区开发公司、松花江避暑城建设公司、利民开发区投资公司以及松北区投资集团。建议将上述6家投资公司整合成1-2家投资控股集团,来经营城市资源,推动城市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从而实现城市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2、打造资本运作平台
借鉴重庆渝富集团的经验,在整合新区范围内现有投资公司相关资源、资产、人员的基础上,通过省市财政的投入,以及划拨金融资产等方式组建专门从事资本运作的投资集团。该集团可以代表新区投资组建、控股参股金融机构(包括各种私募股权基金),履行出资人职能。同时,积极开展收购、兼并重组业务,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资本运作平台与城市资源经营平台将成为推动新区经济发展的“双轮”。
二、打造隶属新区的上市公司平台
哈尔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投融资支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同时对政府债务进行限额管理,因此传统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难以为续,融资方式需要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打造隶属新区的上市公司平台,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解决未来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投融资方式。建议通过借壳的方式来打造新区上市公司平台,可以利用哈尔滨市原有的上市公司资源,例如哈空调(SH600202),对其进行重组,将哈市国资部门持有的股权划拨给新区的资本运作平台或城市资源经营平台,同时将新区投资公司的业务注入原上市公司,使其成为隶属新区的上市公司平台。
三、大力发展新区私募股权基金
1、设立新区产业投资基金
为解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各国家级新区纷纷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其已成为国家级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哈尔滨新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研究以地方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新区产业投资基金。”因此,建议针对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省市财政、地方国企以及社会资本共同出资,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方式,尽快筹建哈尔滨新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
2、积极争取将中俄国家级产业基金落户哈尔滨新区
国家发改委一直谋划我国与俄罗斯共同组建中俄国家级产业基金。哈尔滨新区是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建议积极争取将中俄国家级产业基金落户哈尔滨新区,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的重要承载区。
3、设立新区创业投资公司
新区方案提出“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发挥投资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去年12月,市政府颁布《哈尔滨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建立规模不少于1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促进区域创业投资体系的发展。
为加快新区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在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发挥杠杆作用的同时,应借鉴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的经验,由新区与其它社会资本合资组建创业投资机构来进行投资,对拟进入哈尔滨新区的投资机构起到财富示范效应。本地投资机构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才是最好的招商广告。
四、将哈尔滨农商行纳入哈尔滨新区管理,打造新区的金融平台
通过股权划拨等方式将哈尔滨农商行纳入哈尔滨新区管理,既为新区打造了金融平台,也明确了哈尔滨农商行的发展定位,解决了与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区域竞争的尴尬处境,从而壮大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的总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