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议政调研
关于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5-02-09        分享到: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凭借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全国对俄农业开发合作规模最大的省份。 


    一、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的现状:一是对俄农业合作仍以劳务合作为主要形式。黑龙江农业劳务人员主要输出到俄远东地区,从事蔬菜种植、建筑、建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项目。二是农业合作区域和领域不断扩大。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区域由中俄边境地区向俄内陆延伸,遍布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地区。同时,合作领域也由单一的种植业向集种、养、加工于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合作发展,逐渐形成了农业种植、养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批发零售、农产品进出口的产业链条。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开发资金筹措困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对俄农业开发的“瓶颈”。开展对俄农业开发的多为中小企业,国内外贷款都十分困难,融资渠道单一,投资规模小。由于资金不足,致使企业对俄农业合作机械化水平低,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无法进行粮食深加工;二是对俄农业合作的软环境欠佳。由于俄罗斯对外资的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使黑龙江对俄农业合作受到很大影响。俄罗斯法律法规不完善,贸易秩序混乱,政策随意性极强且缺乏透明度,官员执法不规范,税费种类繁多且征收缺乏统一标准,对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农作物的农药残留标准规定严格,等等,这些问题导致黑龙江省企业及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合作企业经营不规范。个别企业对俄罗斯政策法律了解不全面,违反俄方规定。个别劳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及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技术水平与经营理念都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四是“中国威胁论”仍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威胁论”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主流意识,但在俄远东地区仍存在于很多民众和相当部分官员的内心深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俄农业合作产生了不利影响;五是农业信息交流不畅。民间农业领域交流不多,双方没有建立完全畅通的交流平台。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不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畅。


    二、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是由双方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禀赋之间的差异决定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要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的长期发展,就要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1、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劳务大卡问题是俄罗斯自我保护的政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两国高层领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双方应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建立两国间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同时,黑龙江省政府应当加强同俄地方政府间的有效联系,进行定期的互访和交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农业合作派出机构,为黑龙江省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服务,切实保障境外黑龙江省企业的合法利益。此外,俄方应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监管过程,增加法律、经济环境和投资机会方面的透明度,减少农业投资方面的行政障碍,为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创造简便、高效的投资环境。


    2、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在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境外农业开发配套资金,在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申请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申报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建立对俄农业合作补贴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政策性担保力度,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必要的担保和补贴定向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开发农业短期贷款品种,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设立农业保险,扩大农业对外投资险种和保险范围,帮助赴俄农业开发企业规避投资风险。

 
    3、创新农业合作组织模式。一是建立农业合作社。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口岸城市和腹地中心城市组织成立由中小企业、农业大户、行业协会共同组成的对俄农业合作社,真正实现“政府宏观推动、企业市场化运作、农户分组经营”的农业合作模式,从而降低经营成本,使政府和公司共担风险,农民受益。此外,黑龙江省内企业应与俄方企业以参股等方式组建农商联合体,参与俄境内农业开发,同时省内农业企业应与国内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俄罗斯农业市场,发展产供销一体化,逐步完成统一租赁土地,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促进贸易达成。而从长远出发,双方应达成共识,创建新型公司完成境外流通领域嫁接的高效服务,以便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建立对俄新型农业园区。依托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在远东地区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项目。加快境外农业园区的建设,改变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的合作模式, 从单一农业种植向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 实现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 进一步拓宽合作的领域和地区。带动半成品加工制造产业向我省转移,促进境外境内产业集聚和联动发展。从而实现对俄农业和合作提档升级,使两国地方间优势生产要素有效结合,推动“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转变,形成更强大的竞争优势。三是开展特色化农业合作模式。我省与俄罗斯应突破区域思维、突破国境线,搞强强合作、强弱合作,将双方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充分的融入农业园区。着手在俄远东地区,鼓励一些大型企业在园区安营扎寨,建立富有特色的黑龙江农业园区。同时,在俄罗斯适当的区域选择租赁若干国营农场建立特色黑龙江村模式,充分利用我们先进的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农业生产及农业贸易。


    4、规范企业经营方式,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企业应规范经营方式,在对外投资前应全面了解俄罗斯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规避风险。同时,要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劳务输出市场。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语言文化、法律法规、劳资纠纷的培训,使其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完善农业信息交流平台。黑龙江省可以采用政府投入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农业信息交流平台,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的水平。拓展网络覆盖面积,不断发布全球最新农业资讯,更新俄罗斯最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市场信息;加快网络更新速度,以便把握世界最新农业科学技术,进而抢占市场先机;打造网络区域特色,实时跟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信息。为境外合作企业及时准确的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提供服务。同时,境外企业也应将自己在外投资经营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农业信息网,实现境内外农业经济信息共享。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