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议政调研
构建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新型成人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作者: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4-09-30        分享到:

 

    大力发展以农业转移人口为教育对象,组织形式灵活的成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职业化和再就业化,通过新型成人教育培训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化解二元经济下劳动力转移的素质结构制约,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成人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的新视角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成人教育培训就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职业化和再就业化


    成人教育培训是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培训就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职业化和再就业化。农业成人人口的转移,从“纵向”的维度来考察,经历四个环节:一是职业转变,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民转工”;二是地域转移,实现从乡村亲缘聚居到城市社区居住的“村转居”;三是身份转变,实现户籍制度上从农村户口到城镇户口的“农转非”;四是角色转型,实现农民在社会属性上真正成为城市市民的“农民市民化”。若从“横向”的维度来审视,从农民到市民角色转型的过程是通过二个层面完成的。一是制度层面,通过制度设计使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如户籍、教育、选举、社会保障等权利的取得,均可以被认为农民的市民化;二是文化层面,通过文化浸染与教育教化,使传统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及社会权利等各方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


    成人教育就是通过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使成年人增长社会能力、丰富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参与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是最直接帮助成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教育形式。农业人口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就带来了更替职业知识和增加技能的外在需求,也带来了将农业人口的小农文化和小农思想转变为公民思想的城市化内涵要求。因此,要求农业转移人口在提升就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通过教育和环境使农业转移人口在主观上转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加入到工业时代的行列。


    农业人口成功转移的基点是职业化。从农民工群体和政策性转移人口自身来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各自有各自的需求,但总的需求是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市实现体面的就业。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转岗需求,由政府牵头为有意参加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根据我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对教育培训作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规划和具体指导,再根据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特征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的职业工种、科目和技能,协调不同层次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与培训行为,联通资格认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均衡提供可实现的途径,使成人教育的职业培训高效有序进行。


    二、现阶段我省农业转移人口的现状


    近些年,我省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己遍布全省的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成为推动我省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主要靠从事体力劳动,在服务和生产行业占大多数。服务业人数比重是23.3%,工厂车间生产的人数占27.8%,做临时工的占16.2%,自己做小生意的占31.1%,在这些人中独立承办企业的仅占1.7%。总体来说就业结构层次单一,收入水平低。


    当前制约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业转移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调查显示我省农业转移人口,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水平较低,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7.5%,初中文化程度占38.1%,高中文化程度占10.5%,中专文化程度占3.9%。农业转移人口以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为主,整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技能也十分缺乏,大多数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服务行业或建筑行业干力气活,这样的情况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比,更无法适应企业升级和技术更新的需要。在就业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使这一群体在择业方面也受到了较多影响。


    同时,我省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新型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完善,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与教学设施制约,各社区学院、成人学校等开展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各类教育,主要还是一些低层次、低质量、低成本、低效益的培训项目。在组织形式上,普遍还是短期为主、讲授为主、通识为主的老套式,不能充分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农业转移人口受训期望与培训效果之间不能有效对接,不能满足培训者当初想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后找到一个更好岗位的预期愿景,很大程度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我省高度重视这一群体,不断提供诸多就业机会和相应岗位,不断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会出现逐渐增多的的农村成人劳动力转移,构建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新型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职业化和再就业化就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三、多方联手构建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


    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成人教育必须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顶层设计,谋求多方联手,推进改革发展。


    (一)地方政府做好总体设计和规划。由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的主体和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者,政府行为主导着农民市民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速度。为此,各地政府应积极加强统筹,做好整体规划和制度设计。一是建立高效的教育运行机制。各级政府,特别是地市一级的政府,应该从谋划全局的高度,建立起“市(地)一一县(市、区)一一街道(镇)一一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组织健全的市民教育机构,构建一个以“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社区自主、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同时,可通过依托、盘活、新建和整合现有成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市民学校,形成一个完整教育网络运行体系,做到农民市民化教育的全覆盖。二是制订有效的法制保障体系。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是产生农民市民化教育发展难的制度缺陷。如果国家层面立法的形势尚不具备,各地方政府应根据相应权限制订地方性法规,如以《实施意见》《管理办法》《促进条例》等名义颁布并实施,形成约束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其相互关系、维护农民市民化教育的有序推进。三是构筑畅顺的经费保障渠道。政府应加大农民市民化教育的经费投人,尽管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该项教育支出注人了大量的资金,但从总体上看,政府所划拨的资金与庞大的“市民化”人口基数相比,显示出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并且缺乏稳定的经费供给制度。要从制度设计层面为经费投入提供保障。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制订和执行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农民市民化教育经费,其中部分由政府统筹使用,部分留存企业用于员工教育与培训。


    (二)社区教育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基础。一方面,由于农民市民化教育是一种基础型、普惠型的成人教育,是一种满足市民最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一般情况下大多由街道社区和乡镇成人学校来承担,因此,社区教育便成了农民接受市民化教育的主要形式。社区教育优势独特,它不但具有一般成人教育所拥有的教育终身性、学习灵活性、手段多样性等共性特征,还具有对象大众性和社会适应性等个性特点,它不但面向全社区成员,能够将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农民工纳人其中,而且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有更强的社会性,应当综合利用社区内的全部教育资源,与社会各部门合作,较好地开展对新市民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从省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分类办学:一类是以成人学校为中心,连结所在社区的部分工厂、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开展市民化教育;二类是以社区为中心,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社区教育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组织新市民教育;三类是以工业区或农业县为地域界限的社区教育,旨在加强企业、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和社区文化建设。


    (三)把规模化的企业培训纳入教育体系。大量的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成了“单位人”,单位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就负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上岗培训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业“农转非”的重要环节,企业能不能为农民市民化教育伸援手,关键在于政府相关制度要求和企业法人有没有职工教育的主体意识,能不能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用人单位层面,都应该形成与农民市民化本质要求相符合、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教育共识。如果企业对农民工员工培训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将极大地制约培训经费、教育制度的落实,也会抑制员工参与教育积极性。


    (四)发挥现有高等院校成人教育资源的作用。市民化教育的主阵地在社区,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科研、教学等优势,发挥农民市民化教育中的“帮手”作用。一是开展理论研究,为农民市民化教育的改革发展探索科学的方法、模式和路径,通过“自下而上”的“民间自主式”的改革,构建符应社会需求的市民化教育范式;二是搭建教育立交桥,通过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下延,与社区职业培训衔接,创造性地在市民化教育中实现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三是有条件地开放教学设施与场地,为市民化教育提供服务,以弥补社区教育资源的不足;四是师资支援,农民市民化教育规模宏大,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以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系统内的专职教师队伍数量有限,通过“多渠道培育、区内外融通、专兼职结合”的选聘机制,把高校教师纳入社区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克服师资队伍不足的困难。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