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议政调研
打造“工匠精神”背景下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作者:刘晓峰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8-10-18        分享到:

                                                                                     刘晓峰


      职业教育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石之一,是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关于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总体就业形势上来说不容乐观,这些情况与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增加,全世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瓶颈等等因素都不可分割。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青年人就业问题突出。《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堪忧。年底,全球15岁至24岁青年人中失业人员的比例将达到同年龄段人口的12.6%约7340万人;国际劳工组织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全球青年人失业率呈持续攀升趋势,从2012年的12.4%上升至2018年12.8%。在世界范围内,青年失业者的数量约为成年失业者的近3倍。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大约占世界人口的19.5%。从1999年高等教育逐渐迈入“大众化”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2003年212万增至2014年727万,年平均递增15.1%,十二年来累计总量达6304万。“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规模年均将达到700万人。据《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约达到15%。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与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并存,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互相交织,首先要承受体制转轨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又要面对产业优化升级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滑的趋势。更为严重的是,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经济环境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矛盾不断加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等等。

      二、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有助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受过专门教育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是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就业质量带来保证。放眼社会,若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必将加剧社会的负面情绪,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稳定。

      三、就业现状与问题

      职业院校毕业生作为社会就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所受到的教育经历使其具有相应的较高的动手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也正因如此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寻找与其水平和能力要求相吻合的工作。曾有学者对于我国部分地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对于其就业期望薪资都要高于我国平均起薪。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多认为其动手能力受到重视,从而使整体预期薪资水平过高,其就是劳动经济学中所提出的“过度选择”理论。同时这份调查结果也显示,48%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认为就业难是因为难以找到理想薪资的职业。同时因为职业院校毕业生这一群体本身因为思想上还不够成熟,缺少社会工作实践经历,容易产生盲从与跟风情结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善等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和价值取向。

      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距。正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较高,能够提供给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多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福利待遇,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生择业选择中出现了沿海多、内地少、城市多、农村少、东部多、西部少的现象,出现了地区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据不完全调查广东地区应届生中除去未签订就业协议以及考上研究生之外的毕业生中,高达9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广东省内就业,集中于广州、珠海以及深圳三个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就占总人数的85%左右,而在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约为9%,在别的省份就业比例约为6%。与此同时,我国一些西部省份却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去东部城市就业。根据就业调查显示,约为20%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去西部、边远地区以及基层工作,65%的毕业生表示存在一定的政策保护以及补偿之下可以考虑去该地区工作。

      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其就业过程之中其问题也相当明显,其自身不足与缺陷也在此过程中放大。首先,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其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较高。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地域、薪资、个人发展以及工作环境期望较高,希望能够在安逸的享受中赚取更多的薪水,而不愿到艰苦的环境或者边远地区来磨练自身。其二,由于目前网络的高度发达,使得大部分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开始了“宅”的生活,使得与人的沟通大大减少。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显得较为不习惯,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差,人际交流中出现障碍。导致在求职过程当中无法完美的彰显出自身优势。其三,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市场需求与就业需求难以同步。当下学生填报志愿之时更多的考虑是否容易就业与当时的热门专业,而等过了几年之后未必是热门专业或者由于人数变多导致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其四,缺乏对自身的规划。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自身认识较为模糊,对未来缺乏规划,等到临近就业之时才仓促求职,较为盲目的寻找工作,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还未能找到自身喜欢以及与其专业合拍的工作。

      四、对策建议

      扩大就业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我国,GDP每增长1%就能带动100万到左右的人就业。因此,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低,则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会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相对过剩。我国存在着劳动市场分割的情况,由于主次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差异,大学生涌向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无法避免,结构性失业愈发严重。面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巨大挑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消除不同地区间就业者流动障碍。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完善,逐步消除主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之间、不同地区间的流动障碍,促使主次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是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的有效对策。二是因地制宜,因需施策进行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需求,统筹兼顾,逐步限制、减缓就业率低的专业发展,促使不同专业的相对均衡发展。同时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公布不同学科、专业的招生、就业状况,避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减少因学科、专业职业学院设置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三是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扩大就业规模,既能提升社会的有效就业率,同时使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观察,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形成了目前种种的就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变成我国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里一个严峻问题,基于我国当下的现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当下应当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使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发展改变为高质量发展,从而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应当加速改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度,使之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使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企业的和谐发展和合理布局。令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具备充足的科技底气,扩大国际市场的竞争水平,又能够使得经济增量与经济存量保持相适应的就业密度,扩大就业岗位增加有效就业的劳动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带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着重解决于我国地域就业问题,重视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五是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国家可以提供相关政策扶持与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不仅能够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完成自我就业,还能够给他人创造就业岗位,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因为职业院校毕业生社会阅历的不足以及工作经验的缺乏等等原因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选择创业时犹犹豫豫,驻足不前。而此时若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提供一些创业信息、创业培训以及税收减免等给职业院校毕业生一个较好的自主创业环境,从而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规模,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