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议政调研
关于我省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全面脱贫的路径建议
作者: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6-11-23        分享到:

 

 

    农村贫困地区全面脱贫是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以哈尔滨市为例,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163个贫困村、20.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市人民共同步入小康社会,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一、哈尔滨市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脱贫工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扶贫开发,通过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机关事业单位帮扶、社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施精准扶贫,使全市农村贫困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强,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虽然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一些贫困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未脱贫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面依然存在,且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主要问题有五个:

    1、区位不佳环境不优,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哈尔滨市农村贫困地区多数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中心城镇和较大集镇,有的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分布在偏远的山区或丘陵地带,交通极为不便,农副产品及生产资料运距长、运输成本高。有的贫困村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还有的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发,农民的生产生活缺乏保障。

    2、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群众最迫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多年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哈尔滨市贫困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组织化程度较低。哈尔滨市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单一,农作物以传统的玉米、水稻和大豆等老三样为主,小杂粮和经济作物等种植面积较少,农村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规模化经营不够,优质特色农产品不多,产品加工深度不足,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品牌。

    4、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主观脱贫愿望不强烈。哈尔滨市农村贫困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由于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农民不具备现代知识和专业技能,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市场竞争。同时,有些基层两委成员对国家的政策精神领会不透彻、宣传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全局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消极保守,缺少开拓创新,带领农民改变当地贫困面貌的干劲不足。

    5、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事业有待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生产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有待完善。在涉农贷款项目上,农村贷款多采取“五户联保”、“三户联保”及“互保”等形式,如果1户贷款出现问题,其他参与担保农户将被列入黑名单,无法继续贷款发展生产及从事经营。在贷款时限上,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周期较短,大多提供一年期限贷款,即使能够给予贷款授信三年也需要每年进行还款。


    二、我省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全面脱贫的具体路径建议


    哈尔滨市农村贫困发展现状及问题是全省农村贫困地区的缩影,我省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路径研究和分析,为此建议如下: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政策精神,分析研究发展思路,通过积极申请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信贷融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出资及“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全面完成县城通二级以上等级公路,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路,屯内道路砂石化,解决车难进、粮难卖、商品难流通等一系列问题。

    2、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精神,实施产业扶贫,发展产业脱贫。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建设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于真干实干、带动农户脱贫业绩突出、经营规范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政策倾斜。

    3、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交流互动,提高城乡教育均等化水平。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完善扶贫培训基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就业需求的能力,让大多数贫困户家中的劳动力能够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

    4、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协调在我省开展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保险行业降低门槛,创新服务产品,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和保险支持。鼓励和引导我省金融机构在贫困县和贫困村增设营业网点,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加快土地确权颁证进度,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便利。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提高参保积极性,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灾害给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支持贫困县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和农产品价格保险,贫困户农业保险保费个人承担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流通体系,满足农民对优质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杂费;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补助力度。通过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从学前到大学学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水平,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适当提高贫困户因病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

    5、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确保农村贫困地区全面脱贫。一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应完善扶贫精准识别机制、信息管理机制、科学退出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二是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攻坚。既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力量,完善领导干部帮扶工作机制,又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深度参与扶贫开发,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助学就业、兴办实体,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实现全社会扶贫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和农村贫困地区包保脱贫全覆盖。三是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积极引导农村贫困户做好基础养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衔接。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