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风采
苦心钻研、乐善好施的当代华佗——记鹤岗市民建会员佘景志的行医人生
作者: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0-08-04        分享到:
 
    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几位老者在亲属的搀扶下,手拿写有“妙手回春、医德高尚”的锦旗,步履蹒跚的走进一家中医研究所。您一定以为这是电影上才有的情景,其实不然,这是发生在东北一个小城市的真实故事,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从一个出生于中医世家的人说起,他就是鹤岗市民建会员、市政协常委、中医副主任医师、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佘景志。
 
    勇挑重担,创建鹤岗第一家中医研究所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他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的继承了家业,从18岁开始在中医界摸爬滚打,从那时候开始,他就默默许下心愿,一定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的生命。刚开始他只有中专文凭,但凭着他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的韧劲儿,几年下来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摸索出一整套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办法,在三千名病例中,治愈率达75%以上,其独特的配方获得了国家专利。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疑难杂症逐渐增多,过去大多是中老年才有的疾病,频频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时的佘景志虽然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但他不满足,每天都在想着怎样攻克顽固病例,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他感到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更多地挽救病人生命的时候,作为一个专门研究中医的医生,他彷徨了。几天几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寻找着“良方”。恰逢此时,他被邀请到德国参加全球远程东西方医学学术会,会上一位外国医生问他:“中国中医有研究院吗?有研究所吗?有个人研究中医的吗?”他那时只知道有国家的中医药研究院,不知道有没有个人的中医药研究所。但为了让外国人知道我们的国家医学不是封闭的,给了德国人肯定而坚定的回答“有”,说完后心里惴惴不安,因为没有根据。随后的几天,他一直在琢磨,“为什么我不能创建一家中医研究所”,会后回国,他暗下决心,“如果没有,我开先河;如果有,我来完善”。让中医这古老的科学更进一步为人类健康服务,就这样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在政协会上发言,从创办中医药是我们中医医生的责任讲起,再到创办的具体思路娓娓道来,他的想法大胆而切合实际,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的赞同和支持,统战部派一名干部亲自抓,部长挂帅,为研究所的创办提供了较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得到民建市委及民建省委的大力支持,时任省政协主席马国良亲笔提词“杏林生辉”,研究所投资360万元人民币,构成临床与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研究所。于是,鹤岗市中医研究所在众望所盼下诞生了。
 
    治病救人,是百姓心中的当代华佗
 
    三十年来的行医生涯中,佘景志治病救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重要的,能治好我的每一位病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有的病人家里穷,看不起病,佘景志了解了情况后,主动提出给病人减免医疗费,究竟治好多少病人,究竟少收了患者多少钱,连他自已也记不清了,墙上的“妙手回春”、“再世华佗”、“医德高尚”等锦旗和牌匾,道出了患者对其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也是他医术精湛、行医诚信的真实写照。
 
    2005年,来鹤访问的犹太自治州政府代表团团长及其翻译突病,慕名找到他医治,他经检查后发现是积劳成疾,根据当时的病情,果断下药,给予了对症治疗,而后,病人迅速痊愈。他的医术得到了外国友人的认可,该团长及其翻译一直到离境都不住的夸奖中医“哈拉少”,可佘景志却风趣的说,“你再这样,只顾工作不顾身体,恐怕就哈拉不少了”。引得在场的人一阵笑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市的荣誉、是中医界的荣誉、是中国的荣誉,同时也为睦邻友好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佘景志责任心很强,又是个细心的人,心中时刻装着百姓,听说哪里有困难,就会伸出援手。2000年下半年,我市煤矿进入经济极度困难期,不开支、压支情况严重,部分工人罢工、围攻政府机关等情况时有发生。他向市委写信建议成立扶贫济困基金,并带头捐出伍千元,且购买125袋面粉,送到困难矿工手中。还多次亲自或邀请哈医大二院、宝泉岭中心医院的专家免费义诊一千五百余人次;直接为特困矿工捐款两千余元;为特困和一线矿工及家属免费送药近20万元。也因此获得市矿务局赠送的“爱心献给矿山人”锦旗。多年来尊师拥军为其进行慰问义诊。他多次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医务人员给教师免费义诊、免费送药。为此还获得市师范专科赠送的“医德昭世”牌匾。并多次在八一建军节期间给边防军人送去慰问品,为军分区官兵及其家属免费义诊、送药累计达八万余元。凡是在他那里看过病的人都会不知不觉的相互转告,无一不称赞佘景志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难怪百姓亲切的称他为“当代华佗”。
 
    锐意进取,医术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行医过程中,他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最先进的医学知识和临床诊断方法,提高水平。他先后到国内的上海、北京、长春、深圳、省中医院学习,又到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探讨研究,讲演学习,总之,哪里有最前沿的医疗,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经过大量的考察学习,他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年过半百的他每晚都要读书到深夜,他追求事业的恒心和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研究所的学生们说:“我们年轻人可不能落下呀”!
 
    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佘景志的学术论文和医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国内国际一些知名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湿气中毒10例》被选入《中国医学卫生学术文库》一书;《浅谈养生与保健》一文通过了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专家评审,获得“人类健康中国特色医疗人才”荣誉称号。还先后被国际华佗医药学院评为“当代华佗”、被国家评为“二十世纪中华英才”等荣誉称号;并随卫生部专家出访团先后出访了美国、德国、新西兰、新加坡、卢森堡、香港、法国、日本等国家,与各国的医疗专家举行会谈、交流与合作。
 
    近十年来,他又开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摸索的基础上,通过到北京、上海等地深造和翻阅大量医学文献,记录整理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最后又通过对二百多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观察验证,终于探索出了一套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成功之路,并撰写了《用活血化淤治疗胸痹的体会》的论文。该文在香港出版的《东西方医学研究》一书上发表后,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极大关注。也因此被邀请参加了在德国莱恩斯堡市召开的“全球远程医疗协作国际研讨会”,获得了“人类健康杰出贡献奖”这一世界医学界的最高奖项,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谢绝邀请,甘心为国人健康献终身
 
    佘景志爱国爱民,心甘情愿的为中医事业奋斗终身。1999年,他在德国参加全球远程国际交流会上发表了“治疗胸痹体会”的文章,得到了各国同行的认可,并编成书籍由香港医药出版社出版,一经上市,便轰动了欧洲各国,澳洲的医学学校也闻迅,纷纷用重金聘请他去讲学,德国东方医学院以每月三万马克聘他为教授指导,他毫不犹豫的婉言谢绝了。很多聘请他的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简单而干脆:“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他还说:“假如我是一棵树,无论我的枝曼延出有多远,我的根是植于我的祖国,所以我还是回到我的祖国,为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我的贡献”。又有几个国家,如美国人以月薪10万马克请他加盟;新西兰寄来签证的合同,办理美国绿卡,都被他断言拒绝了。2000年在澳大利亚参加世界疑难病研讨会演讲,他没有讲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是宣讲了《祖国医学的世纪新曙光》,讲完引起了全场多次雷鸣般的掌声,并且被邀请当场给悉尼市市长及家属医学专家等人把脉、诊病、开处方,当时各国医学界的专家都以中医神奇的眼光羡慕着佘景志,用双大姆指举手,当即有一个国家的个体医院恳切邀请、高薪聘用他,他仍然用同样的话拒绝了他们。并让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传统医学,也让他们第一次惊叹中国医学的了不起。
 
    加入民建,积极参政再做贡献
 
    佘景志加入民建组织已七年了,担任政协常委六年,担任民建市委委员也有五年了。在这几年中,他始终铭记人民的嘱托,忙里偷闲,参政议政,亲自到各单位走访调查,积累见解,攒写了26篇提案,100%都被政府采纳。
 
    其中有一篇《城市建设不能成为钢金水泥森林》,的提案,是佘景志花费了半年时间,经过认真的调研,写出来的,重点说了在建筑上要提高建筑质量,在设计上要提高设计水平,要建成具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提高城市品味的高楼大厦。得到了全社会的赞同。政府也采纳了,当年就依照他的提案建了几个示范建筑,建成后成为鹤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有一篇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提案也得到了市领导、相关部门的重视。佘景志根据鹤岗市中心一座年产数千万吨的水泥厂造成的污染问题撰写的提案,佘景志了解这个水泥厂是影响鹤岗环境的大难题,污染城市,污染市民,但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也是很头痛的这件事,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在2006年九届六次会议上佘景志递交了提案,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水泥厂的领导也找过他,不让他参与这件事,但凡事都要有始有终的佘景志坚决要把此事管到底,他说“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与经济无法相比,同时鹤岗百万人民吃尽了水泥厂的灰尘和燥音的苦处,城市的建设建筑再大,生活水平再高,有这么大的污染源,城市的品味,怎么能体现?”他坚持把此事向上级反映,一个合格的党派人士,为了正义就要坚持到底,这就是他的性格。
 
    佘景志的无私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深深感动着我们,2001年2月鹤岗市委向全市党员干部及百万市民发出了向佘景志同志学习的号召,民建省委也向全省民建会员发出向佘景志同志学习的号召。2002年,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东辉也做出专门批示,派省记者团来我市采访了他,并在黑龙江日报、省电视台、北方时报、省电台、生活报等新闻单位先后做了其扶危济困的事迹报道。他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大爱星”、“十大扶贫救助功臣”、“十佳民主党派成员”、“光彩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民建省委评为“省级优秀会员”。
 
    我们衷心的祝愿这位为中医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一路走好”!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