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建概述
第五章 民建的政治纲领
作者: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2-10-17        分享到:


  政治纲领是一个政党的旗帜,它规定了一个政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路线,起着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民建的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这一纲领回答了民建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基本政治主张,是全会的行动指南,每位会员都要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纲领而努力奋斗。

  第一节纲领的历史演变

  民建在成立至今的60多年中,政治纲领伴随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历经了两次大的转折、三次大的发展。政治纲领的这些转折与发展,反映了民建在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从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进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道路。

  一、两次历史转折

  第一次大转折是由爱国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20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无民族独立可言;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民主自由可言。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因此,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封建主义,变中国为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成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总任务。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由于这一革命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已不可能再是19世纪欧洲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必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客观上就要求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民建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政党。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商业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又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因而形成了反帝爱国的历史传统。同时,民族工商界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就决定了民建在成立之初政治上的两面性。民建在成立大会上通过的《政纲》、《宣言》中具体阐述了民建的政治主张,即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了民族工商界和知识界对和平统一、民主建国的期望,体现了民建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由此看出,民建成立之初的政治纲领是以进步性、民主性为主要特征,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纲领的要求大体一致,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民建的纲领又有消极妥协性的一面,主张“不左倾、不右袒”,希望在国共两党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

  民建在成立以后,积极投入到反内战、保和平的民主斗争。在严酷的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才是救国之路,从而抛弃了“中间路线”的影响。从1948年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到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制定《共同纲领》,逐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民建于1949年10月召开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替代本会原有之政纲。”这是民建将自己的政纲提高到新民主主义水平的重要标志,使民建的纲领实现了由爱国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次大转折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民建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修改了章程,整顿了组织,重申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民建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和争取祖国统一的伟大斗争,参加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调动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参加各项民主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开展自我教育,对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一切因素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1953年中国共产党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以后,民建拥护过渡时期总路线,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经受了考验,作出了贡献。1955年召开的民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教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坚持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这是民建第一次将纲领提高到社会主义水平,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从而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民建政治纲领的两次历史性转折充分表明,民建由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二、三次重大发展

  第一次大发展,是从民建一大开始,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建国初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及所处的环境与条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各民主党派都成为新生人民政权的政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民主党派由阶级联盟向政治联盟转变;民主党派的主要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更加巩固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1955年,民建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教育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政治纲领,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后来在实践中概括为“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纲领。这是民建纲领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民建从起初对社会主义自发的同情和向往,发展到了自觉的信仰和追求,最终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民建经过自身长期的实践,经过比较和鉴别的结果,是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这一时期民建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含义是组织动员工商界骨干,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自觉的自我教育,逐步接受、建立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过程中,民建的广大成员经受了历史的重大考验,为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次重大发展,是以民建三大为标志,确立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过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错误,多党合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民建的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把广大会员组织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民建工作的主旋律。1979年10月,民建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将自己的行动路线和奋斗目标纳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轨道。正是在这一纲领的号召下,广大民建成员解脱了“左”的精神枷锁,使蕴藏已久的报国热情得以空前迸发。纲领产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使一大批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经济界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人士加入民建,为民建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根据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民建的政治纲领伴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虽然在章程中有不同的表述,但它们总的精神和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号召成员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第三次大发展,是以民建八大为标志,适应新世纪多党合作的要求,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政治纲领。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无论对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中共十六大描绘的新世纪宏伟蓝图,为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发挥作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动力。2002年12月民建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民建作为参政党的实际情况,在通过的新章程中对会的纲领作了调整和补充,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整。规定本会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八大确定的政治纲领,是一个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参政党的行动纲领。2007年12月召开的民建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中体现了中共十七大精神和民建自身特色,将现阶段政治纲领进一步补充和调整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新的政治纲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民建的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必将进一步把全会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治纲领的三次大发展说明,民建数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是顺应历史和时代要求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道路,同时,民建只有将自身的事业融入人民的事业,积极参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赢得光明的发展前途。

  第二节纲领的基本内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是九大确定的民建现阶段的政治纲领。其基本内容可以简略地概括为:遵循一个理论、履行两项职能、促进四个建设、实现一个目标。

  一、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在新的世纪,民建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坚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也是引领民建不断前进的旗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后,创造性地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纲领,也是全国人民新世纪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继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共章程以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了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共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中共十七大把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当然也包含着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根本要求。在多党合作中,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关键是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行动指南。民建作为参政党,要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自觉地组织广大成员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强全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因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入民建的政治纲领,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民建九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新世纪多党合作的要求,把这两项基本职能写入政治纲领,目的是为了动员全会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推动会的事业不断与时俱进。

  中共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需要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更加紧密地团结合作,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奋斗。民建作为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民建近年的实践经验,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是与成员的素质紧密相联系的。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必须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及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共识,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提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对基本政治制度和民主党派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水平,遵循我国政治体系的政治规则,在体制内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知水平,为参政议政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不断增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意识,与共产党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在团结和谐、民主求实的气氛中搞好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当今这个知识社会里,无论什么岗位,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因此我们要自觉培养上进心、责任感和求知欲,努力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用先进的科学文化装备自己,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增强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履行职能的工作机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组织行为,随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化水平,充分发挥整体功能。首先,要加强对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的领导,摆上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其次,要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履行职能的支持系统。特别是在逐步健全职能部门的同时,加强专门委员会的建设。第三,要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机制。进一步整合会内人才资源,动员会外专家,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第四,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拓宽组织内部的信息渠道,广泛深入和及时准确地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重大问题的态度,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自身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形成组织的意见建议。第五,健全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在组织发展中,要注意发展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人士;在领导和骨干成员的培训中,充实履行职能的学习内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培养和锻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识渊博并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丰富的会务经验和活动能力的骨干队伍,以适应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

  三是围绕中心,加强调研,发挥优势。搞好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注意选准题目,把握中共和政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把党派的整体优势与现实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履行职能与考察调研、为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和动员会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出的建议应建立在对情况尽可能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尽可能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发挥民建联系经济界的独特优势。

  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民建九大确定的政治纲领强调要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发挥参政党的积极作用。在八大章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更加完整地体现了本会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

  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回顾历史,民建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共识。因此,从五大开始,民建就把致力于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政治纲领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我们正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靠发展。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发展是中共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民建作为参政党,必须围绕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己任,与执政党团结合作,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的建设过程。中共十七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一是靠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二是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涵盖了中国各族人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在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是符合中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各界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实现。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积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就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作为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在多党合作中与中共合作共事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在人民政协中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通过民主监督形式帮助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中共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致力于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权等等方面都对政治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民建作为参政党就要按照中共十七大确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协助中共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一定的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又对经济和政治发生巨大的反作用。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及向文化领域广泛渗透,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文化同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不仅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它又以极强的渗透力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综合国力竞争。因此,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各国经济力、政治力和军事力的竞争,还包括文化力的竞争。有了强大的文化,民族才能百折不挠、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奋发有为、蓬勃向上。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既要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中华文化,又要有选择地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建作为参政党,要动员全会按照中共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民建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全会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使成员的思想和工作适应时代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帮助会员和会员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信用,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建要通过智力支边、扶贫开发、咨询培训、帮困助学、支持希望工程及其它公益事业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实践,围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会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及联系广泛的优势,切实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建议、办实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民建应发挥组织和会员人才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积极创造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品。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部分,民主党派工作也是中共特殊的群众工作,是中共加强同各方面群众联系、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能够以协商、沟通、引导、服务等“柔”性方式,促使一些社会矛盾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得到解决或缓解,从而避免因矛盾积累而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民主党派成员围绕各自所联系群众普遍关注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健全医保体系、解决看病难,推动国企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打击假冒伪劣、建设社会诚信,解决城市住房困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维护公平正义、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等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和改进的办法。同时,协助中共和政府做好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的工作,引导民主党派广大成员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变化,主动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总体和谐。

  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奋斗目标。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政策和行动准则。

  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根本立足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共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这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中共十六大总结了13年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基本路线关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共十七大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国家的美好前景作了生动鲜明的描绘。这就是,到那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而这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民建全体成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在民建八大“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民建九大进一步将全会的奋斗目标完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写入政治纲领,为指导新世纪全会的政党实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三节为实现纲领努力奋斗

  会的政治纲领是会的旗帜,实现会的纲领是每一位成员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顺应形势的发展,准确把握机遇,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肩负起参政党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与中国共产党一道,风雨同舟,共创伟业。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全会成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领会精神,努力贯彻。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推进政治交接。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努力提高政治识别能力,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和影响。二要进一步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分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三要努力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从多党合作历史的学习中不断深化对优良传统的认识,从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中不断增强对优良传统的理解和把握,从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将本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努力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为本会发挥参政党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各项工作中,不断开创本会工作的新局面。

  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建言献策。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本会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计划地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文明风尚,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关注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社会建设领域的重大问题,积极献计出力。不断巩固和拓展本会参政议政的优势领域,进一步整合会内资源,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和专业组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参政议政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推进民主监督。各级组织要寓民主监督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各级政协委员和各类特约人员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公务人员的高效廉洁,切实对预防和治理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使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努力提高监督的水平和效能。要进一步推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信息来源,提高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中共和政府决策服务。进一步做好社会服务工作。要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整合全会力量,大力推进“思源工程”,鼓励和引导广大会员特别是企业家会员积极投身扶贫和公益事业。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阶段扶贫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企业家会员和会内外专家的作用,为贫困地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帮助会员企业了解行业、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信息,提供交流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它们在国家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中作出新贡献。继续组织好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使之成为本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和优质品牌。充分利用会内优势资源,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各级组织要教育和鼓励会员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国出力、为会增光。努力为促进港澳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拓展和创新联络工作的领域和渠道。加强同港澳各界特别是工商、教育等专业界人士的联系,推动内地和港澳的交流与合作,为维护和发展港澳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与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界人士的联络与交往,促进两岸同胞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促进祖国统一。积极参与国际民间交流,加强与华侨华人特别是新生代代表人士的联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宣传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三、适应新世纪多党合作要求,全面推进自身建设

  思想建设是自身建设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坚持从会的实际出发,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学习多党合作理论政策,学习会史、会章和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夯实新的历史时期本会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全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努力提高全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会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本会实际,加强参政党建设理论和规律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加强会的舆论宣传工作,扩大会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参政党形象。

  组织建设是自身建设的基础。坚持“三个为主”,注重质量、注意数量、保持特色、优化结构,努力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加强对代表人士的培养、推荐和使用工作,努力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坚持不懈地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协助中共和政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带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注重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增强各级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要把后备干部的物色、考察、培养、选拔等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后备干部的培养上。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建设,重视对机关干部的培养,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制度建设是本会加强自身建设的保障。制度建设要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循序渐进,不断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涵盖各个方面、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的制度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会内监督。会内监督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扬会内民主、维护全会团结、履行本会职能的重要保证。坚持“会要管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推进会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把会内监督的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