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议政调研
关于师范生招生政策急需推广 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招生政策的建议
作者:伍辉        信息来源:本站        时间:2018-03-16        分享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为使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把好师范生招生关,提高教师队伍入门坎,省属师范大学招生政策采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一、我国教师队伍目前的整体现状

    1、优质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在岗的一线教师中,50岁左右的老教师大多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但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低,年龄大与学生沟通比较困难,面临退休,工作积极性不高,身体也难以承受繁重的教学工作;4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学历达标,但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不够普本段被师范预科录取的,他们的专业功底弱,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要;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部分虽然是研究生学历,但第一学历大多是三表本科,而且有的是非师范专业,不是志愿做教师,专业素质又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优质教师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目前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大都集中在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重点校,其他学校及边缘地区学校的优秀教师较少,教育的不公平还普遍存在。

  二、免费师范生的特点和优势

    2007年开始实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培养的免费师范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他们具有“三高”的特点即“起点高”、“素质高”、“工作热情高”。“起点高”是因为作为提前录取批次的高考学生,高考成绩要超国家重本线几十分,大都是高中阶段班级学校的优等生;“素质高”是源于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扎实、严谨,能吃苦耐劳,积极上进,品德好;“工作热情高”是基于他们以立志从教为初衷,志愿做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这些优秀品质经过四年国家部署师范院校的专业化培养得到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并承接延伸到工作岗位上,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作为新生力量融入到基层教学一线中,有利于推动优质化课堂改革,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教师队伍正能量的整合和教育资源优质化的过程。

      十年的实践证明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成功的,如今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能够独挡一面,很多都具备了“未来教育家”的雏形,很多省市重点学校争抢招入免费师范生。

  三、加大推广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招生政策

     1、加大免费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及时足额投入资金,规范经费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院校的范围。将原有的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推广应用为含17所省部共建的师范大学及省属重点师范院校。这样使开展免费教育的师范大学增加到20所以上,极大地增加了培养对象,逐渐使供求趋于平衡。

     3、实施免费师范生招生政策的倾斜。一是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向教育相对薄弱的省份倾斜,三是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专业向上述两类地区倾斜,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

     4、适当调整现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一是有条件地允许免费师范生正常报考研究生。将“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的规定,调整为允许免费师范生毕业时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以正常报考师范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起履行原始承诺,若继续攻读博士及以上学历,无法从事基础教育,则按相关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这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二是延长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实习期。将半年的实习期延长为一年,并分大三、大四两次完成。并建立定点实习中小学制度,其中第一次定点实习重点校,第二次重点实习薄弱校制度。既有利于提升整体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水平 ,又有利于把重点校的经验带到薄弱校;三是调整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教时段。政策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一方面,毕业的前两年正是工作热情高、积累教学经验、奠定教学风格的良好时机,应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向城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立即去农村学校任教,也不利于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因此应将“先任教服务二年”调整为“就业十年中的任意二年”;四是适当放宽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去向。在满足本省需求的情况下,允许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事部门应根据免费师范毕业生招聘计划,搭建平台,及时公布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生源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组织现场、网上、供需见面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以促进双向选择的顺利对接。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99号1210室    联系电话:0451-85992042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534号  黑ICP备10008377号-1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